镇坪县人社和民政局:电话架起“连心桥” 失业也有“保障伞”

一个电话,传递政策关怀;一份保障,兜住生活希望。镇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失业保险工作人员通过“每月电话回访”,架起了与失业人员的“连心桥”,用常态化的上门服务为失业群体撑起了遮风挡雨的“保障伞”。

“连心桥”:每月回访是制度更是温度

“吴先生,这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明天就发放,您注意查收,最近找到新工作了吗?有困难随时联系我们!”每月失业金发放的前几天,镇坪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便会通过电话传递着声声问候与叮嘱。工作人员手持清单,逐一拨打失业人员电话,完成资格认证的同时,更倾听需求、传递政策。过去,失业人员因认证不及时或再就业状态不报备,会造成误发失业金现象。2024年起,经办中心总结经验,推行“电访回访+云端认证”模式:即通过大数据平台筛查认证名单,工作人员每月通过远程视频电话逐一核实生存状态和就业状态,做到资格认证百分百,待遇发放零失误,真正实现了“政策找人,服务上门”。

“保障伞”:失业金背后的民生守护

“失业这半年,每月1755元的失业保险金就是全家人的‘救命钱’”。49岁的曹女士因企业裁员导致失业,现上有老下有小,正是用钱的时候。她坦言,起初因不懂政策差点放弃申领,是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她居住的社区宣传失业保险政策时才知道缴纳费用失业后还能申领失业金,工作人员当场便指导完成了申领。“现在每月准时接到电话提醒,连再就业培训信息都会同步推送,心里特别有底”。这种“安全感”源于优惠政策和周到服务完美结合,源于将服务延伸至每月每人,根据失业人员技能特长、求职意向,联动推送匹配岗位,使之快速再就业,充分发挥了人社和民政部门职能优势。2024年,全县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52.83万元,为失业家庭送去了最低生活保障,为100余人提供了再就业服务。

双向奔赴:电话两端的故事

“没想到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窘迫的生活!”失业青年刘先生的故事令人动容。年初公司裁员后,她一度消沉低迷。工作人员在例行电话回访中察觉其情绪低落,不仅耐心疏导,还推荐她参加镇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如今,刘先生已成功应聘到安康市高新区一家药厂工作,因为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月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电话那头是重新出发,电话这头是兢兢业业。“每次听到电话那头的‘谢谢’,社保人都能体会这份工作的责任”。工作人员卢萍的笔记本上记载着失业人员再就业需求,她说:“我们不仅是审核员,更是他们重新出发的‘陪伴者’”。

从“按部就班”到“主动关怀”,从“操作流程”到“暖心桥梁”,镇坪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民政局失业保险工作人员用“电话线”串联起政策与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失业保险不仅是雪中送炭的“及时雨”,更是照亮失业者前行的“希望灯”——它给人以启示:失业或许是一场风雨,但社会保障的“伞”永远撑在头顶,社保的温度,就藏在那一声声“您好,请问最近怎么样”的牵挂里。(周华华)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飞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