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信息茧房”

Web2.0时代革新了媒体形态,短视频在短短几年势如破竹,凭借平民化、社交化等特点收割了大批用户,更是以其碎片化、互动性、嵌入性、临场化的特征,很好地迎合了青少年受众的网络社交需要。

而看似丰富多彩的短视频,却有可能像一剂“温柔毒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自己的视野,警惕莫让短视频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是我们当前都应该做好的一堂“必修课”。

目前,许多短视频平台是按照用户的点赞、评论、浏览等历史数据和个人信息,再通过算法来给用户推个性化的信息,使用户沉溺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美国学者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受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就是“信息茧房”效应。而即使不是按照个性化推送来运营的短视频平台,由于其自身天然存在的碎片化、临场化的特征,用户也会在不知不觉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观看,这无疑都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

对现在的广大网友而言,毫无疑问,“信息茧房”不仅会限制其自身的知识广度和视野,更会影响其心理和价值观健康。陷入“信息茧房”,一味的陷入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排斥自身不感兴趣的内容,会使广大公众淡漠公众议题,回避对公众议题的关心和讨论,削弱其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还会使一些错误思想、错误的价值观被进一步强化,容易导致视野狭窄、偏执自负、盲信盲从,严重妨碍个人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根据“涵化理论”,大众媒介对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因此,短视频平台出台保护措施,是短视频行业的当务之急。平台方应积极发挥短视频作为大众媒介所具备的的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和传承文化遗产等功能,处理好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

整治短视频乱象不是要将其扼杀,而是要合理利用短视频传播正面向上的内容,教育大众,正确引导舆论。2019年年初,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短视频的内容传播要求。同时,抖音上线的“风险提示系统”和“时间管理系统”,快手上线的“家长控制模式”和未成年人过滤内容池等,都迈出了保护受众的第一步。

而公众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也是规避“信息茧房”的关键,主动打开眼界去接受更多新事物,接收不同观点的碰撞,自觉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作品,以优秀的作品来滋养品位、提升境界、锤炼品性,才能冲破“信息茧房”走出一条通途大道。(旬阳县赵湾镇 张苗一)

责编:朱刚

编辑:武明/明学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