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四三三”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陈定慧)今年以来,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任务新要求新目标,陕西省武功县聚焦重点任务、优化帮扶政策、调整发力方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立足“三个聚焦”,筑牢“三道防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image.png

坚持“四个不摘”,全面做好有效衔接。摘帽不摘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了“1+1+8+4”有效衔接工作机构机制,即1个领导小组、1个领导小组办公室、8个工作组和4套工作运行机制。先后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县大会4次,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返贫致贫工作对象帮扶成效监测管理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指导性文件,对新阶段各项工作划重点、定任务、做计划,确保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力推进。

摘帽不摘政策。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抓好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一方面是坚持做到“稳定一批”,县有效衔接办组织专人全面收集中央和省、市在脱贫攻坚期内印发的各类政策性文件,经过规范整理、精心筛选、严密校对,对182个仍执行政策汇编成册,向县级行业部门及镇办进行印发,保证了政策落实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持续做好“衔接一批”,8个有效衔接工作组精心制定2021年和5年过渡期内有效衔接实施意见,明确衔接阶段政策举措,明晰巩固期间工作任务,保证了政策落实有力度。

摘帽不摘帮扶。坚持常态化驻村帮扶,根据干部调动和调整情况,及时对全县帮扶干部帮扶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持续保持全县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总体稳定,全县75个出列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人口基数大和7个软弱涣散的非贫困村,287名驻村干部工作在村、岗位在村,协助镇办和村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一手抓实施乡村振兴,确保工作不断档,实现帮扶全覆盖。

image.png

摘帽不摘监管。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上2个督导组和10个督查巡查组积极利用实地检查、专项督导、暗访查岗等形式,持续开展20多次督导检查,以过硬的工作作风保障工作成效。30多个县级部门、8个镇办、183个村“覆盖式”上墙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人员一览表等制度牌,建设完善阵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立足“三个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防范返贫致贫,织密织牢监测帮扶网格。全面推行“五个三”防返贫致贫工作机制,建立“聚焦有病有残等6大群体的分类筛选、镇村干部和医教等行业人员联动的纵横监测、13个行业系统互通的数据比对”三大发现体系,确保对象“找得准”。坚持做到“全面普查与随机抽查、入户走访和电话抽样、会议研判和数据比对”三个相互结合,对群众自愿申请的、结对帮扶人申报的、“四支队伍”发现的、数据比对查出的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及时纳入,确保识别“纳得全”。强化“机制、责任、帮扶”三个全面衔接,完善19个防返贫致贫工作机制,实行镇办科级干部“一对一”“人盯人”结对帮扶,通过汇总帮扶台账、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统筹落实帮扶措施755条,确保政策“帮得精”。

积极落实“全面悬挂一览表、实地开展两细查、按月进行五必看”三个有力举措,重点核查脱贫不稳定和边缘易致贫群体“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就医上学“双支”花费、就业产业“双业”收入等情况,确保成效“查得实”。严把“认识、销号、督导”三个重点关口,把“风险消除镇村说了算”向“县级严核”转变,对不符合消除条件的坚决予以驳回,确保风险“解得真”。目前,全县多渠道、多举措消除95户返贫致贫风险。

聚焦长效发挥作用,压紧压实管护运营责任。积极探索“一四五”扶贫资产管护路径,建好“一个大库”,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水利交通等10多个部门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目前已安排资金2187万,计划实施项目288个。做实“四个步骤”,从制作清单、规范指导、精准清查、建设台账上全面发力,对照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资金项目管理模块,认真梳理历年项目,列出资产管理清单,全面核实扶贫资产权属是否准确,非经营性资产与行业部门确权是否相符,经营性资产是否符合规范化经营,并由各村分门别类核查核准到户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四级台账”,确保资产类别精准、资产内容清晰、资产现状明晰,目前已完成价值7.98亿元3077个项目资产核查和管理。

聚焦“五大方面”,从资产管理、公示公告、运营管护、收益分配、检查监督方面完善了15个长效机制,对非经营性资产落实管护责任人,对经营性扶贫资产完善收益分配制度,近期又完善修定《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办法》《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保管护、使用和维护各环节责任,持续做到日巡视、周报告、月研究、年报备,并依据“所有权与监督权统一、受益权与管护权结合”原则,夯实各级监督责任和管护义务,构建县级跟踪问效、镇办(社区)定期巡查、村民监督委员会为一体的监督体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聚焦补强短板弱项,清底清零各类存在问题。立足贯彻落实好中央对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对照全省“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专项行动和全市脱贫攻坚成果“三看三查三巩固”活动具体要求,设计了到村、到户、到人的排查表,明确了从走访排查到建账整改的责任分工、时间节点、任务步骤、方法路线等内容,组织各级、各部门干部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建账、大整改“四大行动”。县有效衔接办公室对照咸阳市《贯彻落实中央对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对3轮排查发现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与相关行业部门和镇办(社区)多次沟通协调,建立了“三清单一台账”,制定了23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细化分解到4名县级领导、30个县级部门和镇办,形成了层层负责、级级落实、齐抓共管的大整改格局。

在具体排查中,着力搭建“全县统筹推进、县级部门专项推进、镇村具体落实”的作战体系,镇村自查对位置最偏远的村组、生活最困难的农户、经常不在家的脱贫户做到“三必到”,干部细查对“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政策持续落实情况、群众当前急难诉求开展“四个过一遍”,部门核查采取对镇办已上报问题进行核查、对上报问题空白村进行复查、对建档立卡户进行随机抽查“三结合”,真正做到对短板弱项的补齐、补实、补牢,15个具体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筑牢“三道防线”,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筑牢“两业”巩固线,多措并举做好增收性帮扶。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将“钱景”好、“路子”广的“3+X”特色产业项目推送到户,对有能力有意愿的2574户发放帮扶资金2092.86万元,同时,为确保农产品卖得好,申报311个产品成为全国扶贫产品,建设扶贫专柜75个、大型超市扶贫专区3个,消费扶贫专馆3个,电商服务站点103个,培养并签约带货直播网红150人,大力拓展群众农产品销路,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9161万元。

image.png

围绕稳岗就业目标,坚持“内安外输”双向发力和“就业创业”双手齐抓原则,发放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吸纳补贴5.85万元,支持22家就业扶贫基地、7家社区工厂安置贫困劳动力219人;拨付特岗补贴136.26万元,帮扶就业贫困劳动力563人;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基层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上门推荐各类就业信息,为建档立卡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3万多条,并积极采取“点对点”包车运输、发放交通补贴等方式,帮扶51名贫困劳动力外出转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7笔3255万元,开展创业培训3期75人次,补贴培训生活费和交通费2.3万元,有力保证了群众就业稳稳,幸福满满。

筑牢“民生”后防线,千方百计落实保障性帮扶。今年,医疗保障积极推进送医下乡、医疗设施、药品补充向“三个一线倾斜”,持续落实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绿色就医通道“三大便利措施”,76支家庭医生队伍接续开展全面建档、义诊到村、健康管理“三大服务行动”,已对1956人“一站式”报销“三重保障”987.09万元,实现了脱贫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扶”。教育资助帮扶贫困学生7502人次,发放资助金413.9万元,严格落实“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做到了贫困学生“能上学、不辍学”。

民政兜底为农村低保对象4158户12009人发放保障金2501.60万元,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57人发放保障金95.80万元;发放救助资金213.83万元,有效保障了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群众的基本生活;认定城乡低收入家庭946户3243人,防返贫致贫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夯牢。危房改造按照“改造一批、验收一批、入住一批”的要求,严格落实“四清一责任”,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户住房进行了安全鉴定,完成因灾等突发危房改造3户,持续落实建档立卡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帮扶政策,加强县镇村三级动态监测,全面实现出现一户,改造一户。

筑牢“双扶”强基线,持之以恒抓强发展性帮扶。坚持扶智先行,整合农业农村系统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各类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举办培训班30多场次,培训5170多人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30余场次,接受群众农业法律和农业科技咨询3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0余份;组织66家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参训人数4536人,并与2家技师院校合作开展县校合作,培训4期参训120人。积极利用脱贫攻坚期间探索成熟的“扶志六法”“道德讲堂”“红黑榜”“爱心超市”的做法,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积极培育乡风文明。

积极开展“三送三帮”活动,对脱贫群众、监测群体尤其是家庭环境卫生较差户,由相关村“四支队伍”进行了扶志交谈,督促脱贫户清洁家庭环境卫生,并坚持每月2次定期进行入户随访,掌握他们生产生活及思想变化情况,及时正确引导,并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展播“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户、创建示范村的风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庭院中生根,以庭院文明助推乡村振兴。(刘旭  秦娟)

责编:陈定慧

编辑:江筱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