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建党百年,从血雨腥风中走来,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历经枪林弹雨,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各族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我们党不愧是民族之魂,国家之基。从1921年到2021年,我们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要契机,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科学探究党的建设规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是阶段性目标的终点,也是新生活新奋斗新目标的起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饮水思源,继续前行!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永恒,人民共和国的红色江山永固。新中国的建立,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奔向美好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充记中国历史和革命历史艰苦奋斗历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不变的价值坚守、永恒的初心使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以汗水、泪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了神州巨变、山河锦绣,让千年小康梦想成为现实,创造了亿万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人有理由自信地走好这条道路。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继续引领中国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风雨同舟照初心,团结奋进新征程。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党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要保持定力,坚持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提高斗争本领。
教育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传承红色基因,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关键在于自觉做好积极倡导者、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进而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永葆政治本色,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做到全面过硬。汲取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不负时代,不负重托,为实现理想和人民幸福而无私奉献,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了人民。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只要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传递民生温度,坚持人民至上。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战胜道道难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抱成一个拳,拧成一股绳。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出的人间奇迹。一心一意跟党走,天大困难不回头。秉持为民之心、满怀爱民之情、恪守为民之责,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面向未来, 拼搏奋斗。进一步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灿烂的未来贯通起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任发展环境风云变幻,都能在乱云飞渡中开拓前进、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
注重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把对历史的认识同研判新形势、把握新情况、解决新矛盾结合起来,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坚定理想,敢闯敢拼,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破解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探索变革发展和创新之路。
坚定党的领导,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坚定党的信仰,不忘初心使命,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把红色转角湾这个革命火种世代相传,永放光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董晓龙)
责编:张颖
编辑:江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