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明明: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7月16日,榆林市绥德县石家湾镇沙滩坪村的一间屋子中,23岁的折明明坐在桌前,认真地用丝线和串珠编织着精美的工艺品。他不时抬头看看眼前的母亲,脸上露出自信而灿烂的笑容。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了如今的生活,折明明承受了多少悲痛,又付出了多少努力。
        时间回到2000年10月26日,这一天对于折明明来说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在准备穿过门前的307国道,到公路对面的庄稼地里找干活的母亲时,他突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农用三轮车撞翻在地,从此双腿失去了知觉,落下残疾。然而,厄运并没有就此远离折明明。2002年,他的父亲意外离世;2015年,母亲被查出罹患癌症。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这个年仅19岁的孩子击倒。
        “那段时间,我特别自卑和消沉,每天就是一个人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干。”折明明回忆说,“是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为我带来了希望,让我重获新生。”
        2017年,绥德县医保中心驻沙滩坪村第一书记刘新国开始负责帮扶折明明家。起初,刘新国三番五次跑到折明明家做动员,但折明明总是消极应对。“有一天,我发现折明明在其母亲得病之初,曾用小串珠和丝线为母亲编织过一些小礼物,特别精巧。我认为这可能会是他的兴趣点,便告诉他可以试着做一些手工艺品,我帮着卖。”刘新国说。
        有了刘新国的承诺,折明明的思想观念也有了转变,制作手工艺品的劲头也越来越足。心灵手巧的他开始上网学习研究,很快便学会制作笔筒、台灯、盆景等20多种工艺品。刘新国则通过微信朋友圈开始推销折明明的“作品”。
        “当刘书记把卖掉第一件‘作品’挣得的30元钱通过微信转给我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30元对于一般人来讲是个小数目,但这是我通过自己的双手赚来的,让我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极大的信心。”折明明说。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因为制作的手工艺品很受欢迎,折明明挣到了1万多元。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编织技艺教给村里其他残疾人和不能干重活的人,帮助乡亲们一道脱贫致富。
        2018年4月,在刘新国的帮助下,折明明创办了绥德县晨星民间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8名贫困群众成为社员。在折明明的悉心传授下,不少村民掌握了这项技艺,实现了增收。
        白辽宏是沙滩坪村的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跟随折明明学习4个月后能独立完成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我非常喜欢这门手艺,以前觉得身体残疾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不仅自己有事干了,一年还能挣几千元,我非常感谢明明。”
        2018年10月,折明明主动向村委会递交了脱贫申请书。经过核查,折明明一家成功脱贫。
        “可以说,我赶上了好时代,有扶贫的好政策,日子有盼头,我们家的生活也更有奔头。”折明明说,“尽管我是一名残疾人,可自家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过。我相信只要努力去奋斗、去拼搏,我一样可以‘编织’出好生活。”(记者 雷魏添)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