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党支部+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贫困 劳动力”就业扶贫模式

        商南县地处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地形结构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体的山区,基本状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典型的贫困地区。
        为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不稳定、用工组织“招工难”问题,近年来,商南县人社局积极探索,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座谈交流,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组织,搭建用工组织和富余劳动力精准对接平台,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形成了“党支部+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贫困劳动力”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  激发内生动力脱贫致富

 
        政府强化工作保障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商南县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合作社或协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出台扶持政策,明确了县直相关部门、镇办和村党支部职责,建立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网络,合力推动全县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建设。同时,建立“组织化服务机制、专业化培训机制、利益相互联结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权益维护机制”五大机制,确保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规范运行。
        村级组建劳务组织村党支部积极引导能人大户、劳务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组织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组织,主要有五种运行形式:党支部+能人大户+贫困劳动力,由能人大户成立建筑、产业、餐饮、家庭服务等劳务工作队,按照留守在村的劳动力技能情况进行分类组织,跟随劳务队参与就业和劳务,由劳务工作队统一负责派工,并做好务工情况有关信息记录;党支部+贫困劳动力,由村两委组建劳务服务组织,组织技能性差,侧重于服务型的贫困劳动力参与就业和劳务;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劳动力,主要是村集体组织有一定的建筑或劳务承包资质,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专门设立劳务组织(或劳务公司),组织劳动力就业或务工;党支部+劳务公司+贫困劳动力,主要是和各地劳务公司长期建立劳务输出关系,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务工;党支部+产业基地+贫困劳动力,村支部依托村上的产业基地,组织成立务工队,常年参与产业基地务工。通过“一种模式”“五种形式”的建立运行,将农村能人大户、产业基地、贫困劳动力镶嵌在就业扶贫的链条上,实现稳定增收致富。据了解,该局先后在青山镇青山社区、湘河镇莲花台村、过风楼镇水沟村、十里坪镇马王沟村开展了试点。

灵活运用就业扶贫政策 激励困难群众创业就业

        运用就业扶贫基地补贴政策。对吸纳10名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认定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每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500元的奖补性职介补贴。被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的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年度内贫困劳动力在岗人数累计达到20人、50人、100人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资金2万元、5万元、10万元。
        落实转移就业扶持政策。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期限不低于1年的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或用人单位出具的就业证明)的,可享受一次性求职补贴,每人500元,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实现转移就业的,可按规定享受一次转移就业交通补贴。
        兑现培训生活交通补贴。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可享受就业技能培训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培训时间低于80课时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20元;培训时间不低于80课时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50元。
        出台县上奖补激励措施。对组织引领作用发挥突出的村级组织,给予1-3万元奖励,并在年度考核中优先评为先进。对达到职业中介认定条件的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及时办理行政许可,颁发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同时,各镇办各类工程的劳务用工,优先由村级劳务合作组织承接。
创新工作模式整合资源 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增收
        突出了党建引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全县建设方案,出台了扶持政策,强力推进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建设,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加入组织,为灵活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提供组织保障。
        创新了工作模式。在推行“党支部+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贫困劳动力”就业模式时,结合村情实际,通过“五种形式”运行,健全完善“五项机制”,将能人大户、产业基地、贫困劳动力镶嵌在就业扶贫的链条上,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整合了优势资源,帮扶就业。村级劳务合作组织通过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帐,精准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就业需求和技能情况。同时,组织建立“三本账”:与县内人力资源市场、企业、合作社、创业大户等用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对接用工需求,分类统计就业岗位,建立务工岗位台帐;对务工人员的分布区域、务工需求、专业技能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建立就业需求台账;做好务工人员的工作纪实,建立个人务工信息台账。该局整合劳务、培训、信息、服务、资金等资源,提供就业服务,定期发布就业岗位和务工需求信息,组织技能培训,开展人岗对接,实现精准匹配,加大权益维护,确保了贫困群众就业有门路、维权有渠道。坚持就业导向,强化部门协作,整合劳务、培训、信息、服务、资金等与就业相关的资源,合力推动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实现各方利益联结。

        稳定务工增收脱贫。贫困户通过加入村级劳务合作组织,定期接受就业指导、各类培训、劳动维权,有效提升技能水平、就业能力,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及时获取务工信息、招聘信息,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有组织、有规模地外出务工,形成有特色的劳务品牌,例如建筑队、餐饮队等,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有效缓解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零散务工多、收入提高难,闲散劳动力多、企业招工难,劳务纠纷多、权益维护难,涉管部门多、信息统计难”的“四多四难”问题。

        实现了“两稳一升”。该局经过前期实践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实现了由“打零工”转变为稳定就业、稳定增收,提升了劳务转移组织化程度。截至6月底,该县10个镇办共组建村级劳务合作组织64个,吸纳打零工劳动力324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852人。

(责任编辑:张颖/晓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