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赵锐:别把城市GDP排位太当真

        把有些事太当真,你就输了。比如城市GDP排行。
       2019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的GDP总量和增速被排成座次表,引发了各大城市热心市民的对标讨论。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做了很多年,只不过以前更关注省份之间的排位,现在城市的排行成了热点。
排行强迫症不是这些年才有的,它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一吕二赵三典韦、水浒一百单八将,煮酒论英雄,就得给英雄排座次。可这种习惯一旦导入缜密的经济领域,就经不起推敲了。
       比如,上海、北京、重庆、天津稳居全国城市GDP前六强。可他们是直辖市,相当于省级建制,和其他几十个副省级、地市级的兄弟城市们比起来,不仅地大物博、要素密集,还拥有更高层级的行政权限、政策支持。这四个最高级别的城市总人口接近一亿人,配置资源的能力更是其他城市望尘莫及,这样排座次就像一场无差别级的运动赛事,过程和结果都仅供娱乐。
但天津、重庆的GDP总量排在深圳、广州后面,这就有点尴尬了,也是排行榜TOP10中唯一的看点。当然,津渝有苦但宝宝不说。

       那我们拿无锡和长沙来比一下吧
       2018年无锡GDP为11438亿元,长沙为11527亿元,差距不到100亿元,长沙以微弱优势领先无锡1位,排行第13名。但长沙的总人口为800万人,无锡人口为655万人;长沙市面积11819平方千米,无锡4628平方千米,两市的人口和面积完全不在一个当量级。
       那谁的经济效率更高、发展质量更高,很容易得出判断。尽管排名落后1位,但无锡才是真正的胜出者,就像一个60公斤级的拳手和80公斤级的拳手打成了平手,谁输谁赢一目了然。如果只盯着城市GDP排行榜,就会产生长沙比无锡经济发达一点的错觉,误导我们的判断。
       同样的情况还有西安和东莞
       两市人口差距200万人,面积差距近3倍,城市级别差一级,但GDP总量基本一样,分别排行21、22位,这种情况在城市排行榜中还有很多。不同城市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地貌空间、人口规模等千差万别,只把经济总量和增速放在一起来比较排位,无异于关公战秦琼。
       所以,简单的城市GDP排行榜仅供娱乐,无论对衡量城市经济实力,还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如果仅凭这个排行榜就确定自己城市的对标对象,那就太把城市经济看简单了。
       衡量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更科学的标准是人均GDP。
       国际组织一般认定的标准是,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就属于发达国家,3万美元以上是中等发达国家。
       2018年全国城市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有15个城市,排位与GDP总量排行榜有很大不同。直辖市中只有北京、上海,且排名靠后。副省级城市只有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数量仅占1 / 3。
       人均GDP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与GDP总量更具有不同的涵义。一座城市中平均每人创造的生产总值,充分说明了城市的经济效率、发展质量。从人均GDP前15位的城市看,绝大多数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都处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中,对周边城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很能说明人均GDP更具有参考价值。
       其中有一个特例,东营、鄂尔多斯两市人均GDP高居前三甲。这两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口都只有200万多一点,凭借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贡献成为“特长生”。

       但毕竟是特例,就像小李广花荣,凭借一手神箭排进水浒英雄TOP10,硬是高出武松、鲁智深好几个位次,但如果他没了弓箭,排位就不好说了。所以,城市的经济实力还得综合考量,只有效率还不够,还得多元发展、持续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城市。

       衡量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密度
       衡量城市经济发达程度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经济密度,即每平方千米的GDP,也就是常说的“亩均论英雄”。
       目前全国有41个城市的GDP密度超过0.5亿元,18个城市超过1亿元。排行依次是深圳、上海、东莞、广州、厦门、佛山、无锡、苏州、中山、南京……其中,深圳的经济密度高达9.76亿元,是第二名上海的两倍多。
       单位面积的经济密度更能够体现城市的产出能力、发展效率,也反映出城市的产业层次和附加值,以及经济创新能力。从城市经济密度情况很容易发现,超过1亿元的18个城市中,有16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这些城市大都是全国新兴产业和中高端产业的集中区。
       当然也有特例。北京的经济密度排到第11位,的确有些委屈。因为怀柔、密云这些山区占了60%以上的面积,可有效利用的空间比例并不大,如果只按主城区面积衡量,北京的经济密度是排名第一的。
       所以,以辖区总面积衡量经济密度也流于简单化分析,并不能反映城市真实的经济状况,毕竟各个城市因为地形地貌的差别,能够利用的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这个方法需要稍作修正,比如用城市规划面积来衡量,或许相对公允。

       区域及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是中国经济保持活力的秘诀之一。这个秘诀的核心,是将GDP纳入考核体系。
       GDP考核并没有错,特别是对发展中及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细化、提升的今天,单纯以总量规模、增长速度两项指标来考核GDP,已经不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会引发城市间产业趋同、空间扩张、过度竞争等问题。
       同时,城市之间的GDP比拼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排位前十的城市以巨大经济体量的压倒性优势,使其他城市在面对GDP排行时会产生发展焦虑。这种焦虑传导到行动上,会把主要精力投入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增长速度,并不利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不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这就像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学校里一样,在中考状元、高考状元的碾压下,广大“普通生”除了日以继夜疯狂刷题别无他法,焦虑之余就只剩下怀疑自己的智商了。
       在以大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格局下,“大而强”的城市与“小而精”的城市合作竞争、互为依托,各自找准位置、共生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城市关系。城市本身的经济发展,也要从“外练肌肉”转向“修炼内功”,更倾向于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存量效率、提高投入产出、集约开发空间,真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人均GDP、亩均GDP或其他更科学的方法来衡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必定是大势所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