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实施八条硬措施 推动八个新转变

(陈定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武功县拿出八条硬措施,推动八个新转变,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以最高站位抓落实,实现从“指挥先锋”向“振兴中枢”转变。坚持县委牵头抓总制度、县级领导包抓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压实“三级书记、两级政府、四支队伍”肩上担子,切实做到领导不减、力量不弱。始终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条主线”,紧扣守成果、上层次“两大目标”,突出防返贫、管资产、控风险“三项机制”,统筹做好政策、机制、项目、队伍“四个衔接”,有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精准落地。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小组办公室坚持因需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印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对新阶段各项工作划重点、定任务、做计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点站位、高位谋划、高位推动。

以最强战队促帮扶,实现从“攻坚铁军”向“振兴尖兵”转变。坚持常态化驻村帮扶制度,全县75个出列贫困村、4个贫困人口基数大和7个软弱涣散非贫困村,287名驻村干部工作在村,岗位在村,协助镇办(社区)和村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一手谋划乡村振兴。加快农村“两委”换届步伐,全面推行“一肩挑”,坚持“年龄降,学历升”要求,进一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好用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截至目前,全面完成了对183个行政村“两委”的换届,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从上一届的50.56岁下降到46.12岁,实现了高中以上学历全覆盖。积极实施新任干部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对新任“两委”干部开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培训,推动人才活起来、组织强起来,鲜红的党旗始终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强化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做好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面营造“各方支持参与、人人向善向上、聚力乡村振兴”社会氛围,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最硬措施建设施,实现从“设施达标”向“振兴升级”转变。大力实施农村建设行动,在现有脱贫攻坚项目库的基础上,加快谋划一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项目,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不断提升农村硬件设施水平。2021年规划建设项目390多个,预计投入各级资金8500多万元,目前已投入产业发展投入2183万元。在完善2016以来扶贫资产确权移交的基础上,再下“绣花”功夫,扎实做好2013年到2015年扶贫资产移交,完善扶贫资产管护制度,确保扶贫资产不流失、能运营、广受益。同时,集中对互助资金协会以及集体经组织各类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和指导培训,严密监测、严格监管,确保资金在帮助群众产业持续发展、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上发挥最大效应。

以最实政策促增收,实现从“帮扶举措”向“振兴实践”转变。紧扣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围绕“千村万户”增收计划,加力推行“3+X”产业发展体系,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产业项目,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快速完成了2021年度群众产业帮扶资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申报和拨付。科学指导群众做好春耕备耕,充分发挥电商优势销售农产品,力促群众产业增收,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持续落实“六个一批”就业帮扶政策,组织66家企业“以工代训”培训4536名群众,开展13场次线下线上“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780多个。每月通过“掌上扶贫”微信小程序采集脱贫人口月收入和务工情况,动态监测、分类帮扶、跟踪服务,保证了2.45万脱贫群众就业增收。深入落实教育“控辍保学”、健康“三重保障”、民政“兜底保障”、住房“四清一责任”、金融“小额信贷”、旅游“企业带动”等各项政策,力争政策兑现无遗漏、全落实。

以最优机制防返贫,实现从“返贫防范”向“振兴巩固”转变。自始至终把防返贫致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健全完善33个监测预警和跟进帮扶机制制度,建立了“农户申请→村级提名→镇级核实→部门帮扶→联动验收”的“五步走”工作程序,明确了“四支队伍”每月排查、村民代表参会研判、县镇联合审核等制度,全力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预警发现。县脱贫办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返贫工作联席会,镇办(社区)和各行业部门按月建立监测预警工作台账和跟进帮扶工作台账,县扶贫开发局对防返贫致贫监测对象进行逐户走访,多措并举扎紧织牢防返贫致贫滚动监测网。同时,实行镇办(社区)科级干部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进行“一对一”“人盯人”帮扶责任制,加强行业部门联动,有力统筹帮扶政策,做好增收性、保障性、发展性帮扶,实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这一条底线。

以最大合力拓渠道,实现从“捐助扶贫”向“振兴助农”转变。县扶贫开发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严格落实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县场运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模式,不断完善产品利益联结、质量监管、品牌营销等支持体系,指导企业和农户按照国家扶贫产品认定要求和标准生产加工农特产品,全力扩大扶贫产品认定数量,全县92家企业298个产品通过了国扶办审核认定。县扶贫开发局、县电商服务中心积极发挥100个扶贫专柜,6个扶贫专区和专馆的消费助农带贫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十进”活动,全县60%以上的专柜投入运营,专区、专馆全部实现收益,有效拓宽了消费扶贫渠道,保证群众农产品卖得出、一直火。利用3000㎡消费扶贫生活馆网红直播带货、新媒体宣传等方式,大力实施企业、农户共享共用共推等方式,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武味武产”在市上辨识度和竞争力,大力促进农产品销售,力求群众增加收入,今年以来,全县消费扶贫总额达到了5020.7万元。

以最佳路径推衔接,实现从“特色做法”向“振兴传承”转变。组织专人全面收集中省市县在脱贫攻坚期内印发的政策性文件,经过规范整理、精心筛选、严密校对,对182个仍执行政策汇编成册,向行业部门及镇办(社区)进行印发,保证了政策落实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从实际出发,系统总结、分类整理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县级统筹“五项机制”“三送三帮”“十确保十提升”等创新经验,以及探索实施的产业扶贫“三带一自”、就业扶贫“六个一批”、健康扶贫“八个三工作法”、民政兜底“加减乘除法”、教育扶贫“画好一二三四五六七同心圆”、发展集体经济“5个5举措”、三专建设“四轮驱动”、决战决胜“八个一线”等创新做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可借鉴、推得开的经验做法。

以最足功夫做总结,实现从“扶贫纪实”向“振兴引领”转变。集中对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进行了实地考核,精心组织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活动,全面开展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推动各级干部持续发扬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工作大干苦干、奋勇争先。持续放大扶贫总结宣传效应,开年来,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三树三晒”宣传活动,选树了一批先进人物,总结了一批典型事迹,今年已在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152篇,持续为乡村振兴宣传造势,借鉴引领。高效推进扶贫档案整理,采取印发规范文件、召开会议指导、台账调度进度等有力措施,高效推进各级各部门快速整理、归档历年脱贫攻坚文史资料,为建好共和国扶贫档案作出贡献。目前,全县基本完成了2019年度前县镇村户“四级”扶贫档案的整理工作。(华延延)

责编:陈定慧

编辑:郑红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