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召公镇:设立“人才议事厅” 助力乡村振兴

(周星)今年以来,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扶风县召公镇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硬支撑,突出“聚才、聚智、聚力、聚效”,在聚粮村探索设立村级“人才议事厅”,以点带面促进各村人才发挥作用,着力下好人才振兴“先手棋”,走好乡村振兴“智力路”。

召公镇充分发挥党支部对人才的引领凝聚作用,由村党支部吹响乡村振兴集结号,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扎根农村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汇聚强大力量。实施“人才回引”计划,通过开展大摸底、大排查,及时掌握本村在外人才基本情况,设立“人才议事厅”,建立人才智库,收录在外创业、有回乡意愿能人89名。以村党支部名义,向本村在外大学生、流动党员、务工经商能手、技术人才等送去“家乡的一封信”,积极宣传乡村振兴政策,用乡愁招引在外人才回家,带动实现技术回归、项目回归、资金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共回引高层次人才10名、专家技术人才11名、经营管理人才24名开展规划制定、技术指导、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人才议事厅”作用,选聘本村创业能人、退伍军人、致富大户、返乡大学生等担任村级发展顾问,通过定期召开振兴座谈会、项目对接会、发展议事会、成果评价会等方式,推动返乡创业人才积极参与村级经济发展,为家乡发展献智献力。自聚粮村“人才议事厅”设立以来,围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后商定村级年度发展计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乡村振兴“1+5”工作方案,在乡村振兴总方案的基础上,细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方面振兴方案,重点规划千头肉牛养殖、面粉加工、服装贴牌加工、青贮饲料加工、休闲垂钓等10个产业发展项目。

坚持党支部带头,党员率先干、人才接续干,推动党员、干部与人才拧成一股绳。针对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带着技能或资金入股村级合作社,将个人所领办或创办的企业(合作社)作为人才培育基地,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坚持“生态兴镇”不动摇,通过推进“旅游+扶贫”“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各种新业态,帮助引导有实力有情怀的在外乡土人才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红色旅游等项目。针对农民技能素质水平整体偏低的现状,实施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充分发挥乡村致富能人示范带动作用,以“师带徒”模式,开展乡村主导产业技术服务“传帮带”,大力传承乡土人才技艺和致富经验,从今年起,计划每年为每个村至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名。

召公镇坚持用心留才、用“薪”留才,既给予人才充分的尊重和荣誉感,也给予人才待遇保障,充分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加强人才的政治吸纳,注重从优秀人才中优先发展党员,把优秀乡土人才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将先进典型按程序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健全人才正向激励机制,把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工资报酬、提拔使用、年度考核相挂钩,对有意愿发展产业的人才给予政策扶持,对在村服务期间成绩突出的人才,命名表彰为“新乡贤”“荣誉村民”,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将先进事迹在村史馆公开陈列。夯实人才服务保障,改善住房、水电、交通和文化站图书室等各类“硬件”“软件”设施,切实解决好人才工作生活难题,让人才在乡村这片热土生根开花结果。(成妙琳)

责编:周星

编辑:江筱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