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物复苏。2025年4月9日至10日,旬阳市第二初级中学千余名师生踏上“触摸历史文脉,感悟文化精髓”研学征程,在汉水之畔展开一场融合历史探寻、文化浸润与自然体验的行走课堂。
晨光初露时,身着浅绿校服的学子们列队前行。七年级队伍穿行天池路、健康路,驻足旬阳历史博物馆,聆听古老的青铜器讲述商周文明;八年级学子则穿越黄虎西路,在航运博物馆的船模阵列间触摸汉江航运千年脉动。科技馆的智能交互与老城栈道的青翠山色相映成趣,水磨湾的粼粼波光映照着少年们求知若渴的面庞。
活动构建“三维保障体系”:交警全程护航,无人机实时监测,30名家长志愿者化身“移动安全岗”。特别设立的“能量补给站”成为暖心驿站,随时为学子补充体力。行进中,整齐的队列如流动的绿色长城,此起彼伏的班级口号响彻街巷。师生默契配合,家长志愿者热心服务,共同织就安全网。当有学生体力不支时,总有同伴主动分担行囊,演绎着最生动的德育课堂。
在航运博物馆内,一艘百年木帆船模型前,工作人员满怀深情地讲述道:“大家看这些斑驳的船板,它们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承载着汉江儿女‘通达四海,信义为本’的精神密码。”活动策划者陈雅芹副校长表示,此次研学活动特别设计了长达18公里的环线,这不仅是对学生意志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更是一次通过“走读家乡”的独特方式,唤醒学生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如支部书记吴晓伟在授旗仪式上所说:“当课本里抽象的‘山水太极’真实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文化的种子便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生根发芽。”
归来的队伍中,歌声依旧嘹亮。这场研学活动,不仅让学子触摸到“山水太极城”的文化基因,更以“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实践,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真谛。据悉,该校将持续深化研学品牌建设,让更多青少年在天地大课堂中拔节成长。(作者:汪兴龙 杨才娟)
责编:谷可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