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怀揣着对乡村的憧憬与服务群众的热忱,我背上行囊,奔赴牛头店镇竹叶村,开启了驻村第一书记的征程。如今,任期将满,回首这段时光,忙碌与充实交织,汗水与收获并存,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成长,每一次经历都蕴含着感悟。
扎根乡土,摸清村情民意
为了尽快熟悉村子的情况,我迅速行动起来。白天,我穿梭在各个组,与组长深入交流,了解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走进党员家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一家家农户走访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困难需求。通过开展遍访,我初步摸清了村情民意,也慢慢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方向。
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深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召开党员大会的机会,我同村党支部成员、全体党员同志一起,学习党的政策方针,逐字逐句研读文件,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路径,也增强了为村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吸收年轻有活力、有文化、有担当的村民加入党组织。两年来,共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成功转正1名正式党员,为党组织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还重新设计制作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财公开、回音墙等公示栏,规范了村委会的牌匾标识,让村级组织阵地焕然一新。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德治引领,我们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让文明之风吹遍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举办集体升学礼,为准大学生们发放助学金,不仅给予了学子们物质上的支持,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村里的关爱和期望。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精准发力,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基石,也是村民们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我们争取到40万元津陕协作项目资金,在村里修建了两处排污设施,解决了2组、4组50余户村民没有集中排污设施的问题。每到汛期,河堤就面临着被洪水冲毁的危险,威胁着农田和村民的安全。我们筹集资金,对2.5公里的河堤进行了修缮加固,如今,项目即将竣工,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
产业兴村,拓宽致富之路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只有产业兴旺,村民们才能真正富裕起来。中药材产业是镇坪县的首位产业,也是我村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努力,我们建成了全县第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余亩,建有中药材初加工厂1个。2024年,种植中药材1225.03亩(其中黄连768.64亩,大黄154.75亩,白芨200亩,玄参101.54亩),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村里的产业大户带动了2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人均增收5000元。除了中药材产业,我们还积极发展其他特色产业。种植烤烟225亩,发展葛根3700亩,种植油菜220亩。这些产业不仅丰富了村里的产业结构,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为了进一步挖掘村里的发展潜力,我们利用村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从最初的挨家挨户动员,到后来帮助村民提升服务水平,每一步都饱含着我们的心血。通过我们的耐心讲解,组织他们到周边观摩,部分村民从不了解、不愿意,慢慢转变思想,积极参与了进来。如今,村里已建成民宿6家,改造特色民居、农家乐4户。民宿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让村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环境整治,绘就和美乡村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以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为目标,以开展“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百日攻坚为契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我们筹集3万元资金,修建了垃圾分类收集亭4个,为全村农户免费发放垃圾桶200套。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垃圾亭卫生清扫,与消杀公司签订了定期消杀协议。我们充分利用村里的喇叭、微信群、倡议书、朋友圈、红黑榜等多种方式,把村民们组织发动起来,让搞好环境卫生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感悟:在磨砺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
两年的驻村时光,忙碌而充实,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也让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驻村工作需要摒弃杂念、守住静心。远离城市的繁华,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繁琐的事务,一开始我感到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在夜晚,当一个人独处时,孤独和寂寞感会涌上心头。但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坚持下去。我努力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学习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主动融入农村生活。通过与村民们的相处,我逐渐发现了农村的美好和质朴。这里的人们善良、勤劳、热情,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与他们一起劳作、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做好农村工作,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是关键。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重点,就会陷入混乱,事倍功半。刚到村里时,我面对一大堆问题,感到无从下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思考,我认识到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对于我们村来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基层党建是工作的重点。只有把这些重点工作做好了,才能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围绕这些重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每一项工作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落实,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通过抓重点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他们对乡村发展的信心。
推动农村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真抓实干。农村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村民,他们的需求和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这一点,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村民们遇到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找到我,无论是家里的猪牛禽生病,还是邻里之间的纠纷,我都会尽力帮忙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我会自费购买药品为村民的家禽家畜免费治疗;遇到复杂一些的问题,我会利用单位的技术优势,询问或者邀请专家为村民解决。平时,我还会通过赠送养殖手册,举办培训会等方式,为村民提供养殖方面的技术支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拉近了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农村工作必须帮扶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单纯的物质帮扶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让村民们真正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给予村民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文化讲座等活动,为村民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鼓励村民们发扬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两年的任期即将结束,但他对这片土地的牵挂和对村民们的情谊永远不会结束。这段驻村经历,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成长,让我收获,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关注竹叶的发展,尽我所能为村子的建设贡献力量。我相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竹叶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咱们的产业会更加兴旺,村民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裕,乡村会更加美丽宜居。(供稿: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