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汉阳市场监管所报到那会儿,看着厚厚一沓法规文书,心里直打鼓:这活儿能干明白吗?幸好,镇上给他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师父。跟着师父摸爬滚打,才真正体会到,“师徒帮带”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手把手的教导,是肩并肩的实干,更是心贴心的能量传递。
第一课:严查细问铸根基。市场监管讲究的是“眼到、手到、心到”,光有书本知识可不行。第一次跟师父邱钰梦去检查药店,我像个没头苍蝇,不知该看啥。师父指着药架问:“小査,你看看货架上的药品存放有没有温度限制?阴凉柜温度计显示几度?跟要求符不符合?再看看进货台账,记全了没?”他问一句,我找一项,问得细,看得更细。师父常说:“监管松一寸,乱象生一尺;排查漏一项,隐患藏十分。”现在,我已完成各类市场主体检查20余户次,检查文书撰写标准规范。师父用他练就的“火眼金睛”和反复叮嘱的“婆婆嘴”,给我扎实打牢了业务底子。
第二课:换位思考暖人心。在走村入户时,师父总会走进沿路的小卖部瞄一眼。这天,一家小卖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刚刚过期,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合规”。可师父没急着处罚,而是坐下来,跟人家拉家常,耐心解释按时更换证件的重要性。在责令停止营业后,又详细说明换证所需材料,办理流程。考虑其距离远、年龄大,办证不方便,主动提供“送证上门”服务。他对我说:“小査,咱们工作,不是来‘管’人的,是来‘帮’人的。沉下心,听听乡亲们的难处,想办法帮他们把好事办好、办规范,这才是咱该做的。”师父用行动告诉我,市场监管工作既需要守护安全的铁面,更需要服务群众的柔情。
第三课:学思践悟克压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时真让人喘不过气。师父是他学习的榜样,经验丰富的他每天仍抱着法规书、案例集“啃”。他说:“小査,干咱们这行,政策天天在变,不学习就跟不上趟,心里就发虚。”他总鼓励我多问,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当我第一次独立承担工作任务时,师父不仅帮我捋思路,还笑着讲他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出的洋相,拍着我肩膀说:“别怕,大胆干!记住原则,吃透情况,细心点准没错。”在他身边,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微笑,调整心态,迎难直上。
回望这些天,从懵懂到渐渐上手,每一步都离不开师父毫无保留的教导、以身作则的示范和温暖有力的支持。他传给我的,不仅是查店办案的“手艺”,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他会继续努力,把师父教的“真经”用在每一次检查、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服务中,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有本事、有担当、有温度的市场监管人,守护好咱汉阳镇的烟火气。(査雅欣)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