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让我抬起了头,能平视前方可真好!”刚做完手术下地活动的赵师傅看到宝鸡市中心医院骨五科主任王新虎时激动地表达着谢意。
赵师傅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个疾病导致他长期驼背,生活原本就十分不便,一年前又出现颈部疼痛,并逐渐发展到头向右侧歪斜,颈部稍微一动就剧痛难忍,根本无法抬头正视前方,生活也因此无法自理。为治病,赵师傅先后辗转多家医院,均只是让他口服药物止疼。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已经无法缓解赵师傅的颈部疼痛了。鉴于此,家人陪着赵师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宝鸡市中心医院,以强直性脊柱炎入住宝鸡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风湿病科。
赵师傅住院后,血液内科风湿病科完善相关检查后邀请骨五科(脊柱外科)王新虎主任会诊。经过认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并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王主任诊断其为:枢椎齿状突骨折骨不连、寰枢关节旋转性脱位、寰枢关节失稳。手术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棘手的是,患者病变位于颅颈交界区,该部位本身解剖结构复杂,存在重要血管和神经,手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及高位截瘫,随时可能危及生命。该区域手术一直是脊柱外科手术中的“王冠”,不仅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且并发症多且很凶险,令很多脊柱外科医师望而却步。长期以来,这类手术只有省内几家大医院的专家教授才能完成。
鉴于此,对赵师傅实施手术,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然而医生面临的困难不止于此,赵师傅身患强直性脊柱炎,这让他的整个脊柱融合为一个整体,椎骨表层解剖结构增生紊乱,如果手术,内固定置钉则非常困难。
赵师傅会诊转科入住脊柱外科后,其难题彻底摆在了王新虎主任及科室医生面前。强脊炎合并上颈椎骨折脱位发病率低,国内外仅有少数病例的个案报道,治疗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科室甚至考虑过建议患者前往省城大医院治疗,但看到备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及忧心忡忡的家属,感受到患者及家属对宝鸡市中心医院的充分信任,全科上下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在专业技术上迎接挑战,帮助患者解决病痛。
颅椎交界区的手术原本就高难,再加上赵师傅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胸椎后凸畸形无法平卧,头颈部强直固定,寰枢椎结构变异存在椎动脉高跨等畸形,无疑又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面对这些难题,王新虎主任认真查阅相关文献,研判手术风险、琢磨手术细节及注意事项,并多次组织科室对患者进行病情讨论,完善诊疗方案及治疗过程中的细节管理,详细制定手术预案,反复推演手术步骤,预设术中各种意外的处理方式,同时与麻醉手术科协调交流,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手术。
手术当天,在麻醉手术科主任王霄鹏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谢小伟对赵师傅进行清醒下气管插管。由于患者头颈部不能过度活动,导致颈部后仰受限,气管插管视野不清,麻醉医师靠娴熟的技艺和经验一次性完成气管插管,随后进行麻醉诱导,顺利完成全身麻醉。
全麻后的翻身摆放体位对普通患者而言不算什么,但对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赵师傅来说却是个危险动作。因为由于其整个脊柱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仅在寰枢椎节段存在活动度,应力集中明显,摆放体位及牵引复位等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脊髓损伤,轻者瘫痪,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为了适应患者的特殊体位,在术前,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理团队就已经详细研究了手术床如何摆放垫子、放置头架、保护眼睛及骨突部位,预防压迫导致的视力损伤及压疮等。按术前制定的方案,大家顺利为患者翻身,翻身过程中全程由王新虎主任亲自保护患者头部,预防因翻身导致脊髓损伤。翻身后给患者放置颅骨牵引,由于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导致颈椎周围韧带骨化,力学性质改变,牵引重量与平时上颈椎手术不同。牵引力量小,无法纠正滑脱;牵引力量大,又会损伤颈椎周围结构,导致二次伤害。为此术前科室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最大牵引重量。
在神经监护下逐渐给患者增加牵引重量,慢慢达到最大重量,纠正患者寰枢椎旋转脱位。随即,在王新虎主任主刀,王建顺主任医师、刘夏君副主任医师协助下,经过5个小时惊心动魄的鏖战,大家顺利完成了患者寰枢椎的复位、固定与融合术。
术后赵师傅四肢活动自如,头部歪斜畸形矫正,不仅能抬头平视前方,而且颈部疼痛也完全消失,已能够下床康复锻炼。
宝鸡市中心医院骨五科(脊柱外科)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脊柱疾病的诊治与研究,在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目前在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如脊柱转移瘤的切除重建术、寰枢椎脱位失稳的复位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矫形术等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突破。特别是上颈椎疾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已经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能独立高质量完成各类上颈椎手术。科室已成功救治数百名上颈椎疾病患者,使得这些患者不用远赴西安、北京等大医院就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类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责编:杜鹏飞
编辑:武明/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