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风采 剑指苍穹 耕天探月 ——追忆“三秦楷模”、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陈士橹院士

        “我要在科研道路上做出一份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这是1956年3月陈士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的一句话。入党60年,他始终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誓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一生对党忠诚、严以律己、爱岗敬业、勤勉质朴,为航天大国梦鞠躬尽瘁,体现了一名知识分子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爱。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的陈士橹先生在这天因病去世,一颗“航天之心”停止了跳动。
  为航天而生,又逝于航天日……陈士橹先生的“毕生航天情”,在他去世近两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依然令所有人动容。
  立志报国 矢志航空航天事业
  1920年9月24日,陈士橹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普通的耕读之家。少年陈士橹目睹了当时国家有国无防、科技和工业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情景。“这些经历,成为我选择航空航天作为终生事业的初衷。”陈士橹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1945年6月,25岁的陈士橹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之后留校任助教。后来他又先后在清华大学航空系、交通大学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任教,为实现自己“航空救国”的抱负不断努力着。
  1956年,陈士橹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莫斯科寒冷的气候导致陈士橹关节炎发作,他强忍着疼痛,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需要三年多才能完成的副博士学位论文,成为该校史上第一位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也是1956年教育部选派的100名进修教师中最快拿到学位的人。他创建的简捷计算机动飞行的气动性能新方法,被专家称为“陈氏机动飞行算法”,获得了导师的高度评价。
  留学归来的陈士橹随华东航空学院西迁来到西安,自此在祖国的西部大地扎下了根。
  1959年,一项新的使命悄然等待着他去完成——创建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宇航工程系,这是我国宇航工程科技教育的首批院系。从航空到航天,一字之别,却是从零开始。当时,国内高校中没有有效经验可以借鉴,为不负重托、做好筹建工作,陈士橹和同事专程赴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取经。在筹建宇航工程系的日子里,陈士橹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忙碌。为保证第二天正常上课,陈士橹经常备课到深夜。
  1959年底,一个新的专业在西工大正式成立了。宇航工程系建系之初,最短缺的是教材,当时很多专业课程只能靠讲义或讲稿。面对这种现状,陈士橹带领教研室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于1961年编写完成并应用于教学。自那时候起,陈士橹根据专业教学需要,精心策划宇航工程系各专业的教材建设。1964年,陈士橹又亲自编写了教材《导弹动态误差》,这本教材成为后来飞行力学专业的范本。
  不忘初心 坚守大国航天梦
  正当西工大宇航工程专业逐步走上正轨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冲击,使这个关乎国防事业发展的新专业面临被“撤并”的危机。
  那时,陈士橹正满腔热忱地倾心于宇航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他从事宇航专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已经四五年了,也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驶入了快车道。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亲手创建该专业的先驱者们感到百般不解。
  从没和人红过脸的陈士橹坚决不同意撤并,甚至在学校领导面前拍了桌子。“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撤了宇航工程专业,导弹事业将蒙受巨大损失,对于国家航天事业和安全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一定要撤,那么我只好卸任。”顶着巨大压力,陈士橹据理力争。
  “撤并”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持续了10余年,在宇航工程专业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身为系主任的陈士橹四处争取,为保留宇航工程专业奔走呼吁。他坚定地认为:航空和航天两者在学科上的差别很大,要研究的东西也很多。而且,从国防建设的高度看,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没有航天事业肯定是不行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陈士橹和学校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加上钱学森的过问,当国内其他高校对相关专业相继归并或撤销的时候,西工大宇航工程专业得以幸免,并发展壮大为今天的西工大航天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家航天大发展时代学科建设的主力军,为国家航天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工大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特色基石也由此奠定。西工大成为国内高校中唯一的航天专业自开办以来没有中断过的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都成为国家航天和国防事业的栋梁之材。同时,由陈士橹主持和指导的西工大飞行力学专业一直处在国内领先地位,一些研究方向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学科评估,西工大飞行力学学科在全国27个相关学科的综合考评中获得总分第一。
  在陈士橹自始至终的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他一手创建的西工大宇航工程系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航天学院之一。目前,学院已为国家航空航天工业培养了70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完成了国家、部委及国防单位大量的科研任务。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成了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内的8个不同规模的实验室以及5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和2个跨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吕扬 侯燕妮)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