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富不算富,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出自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鱼河湾村党支部书记曹宏忠。作为陕西省“头雁”项目的学员,他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乡村振兴的奋斗史诗。
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引擎
2015年,面对家乡土地撂荒、人口流失的困境,曹宏忠毅然返乡,挑起村支书的重担。他成立村经济合作社,以土地托管和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带领村民科学种植高粱、杂粮,推广“深沟探墒全膜覆盖”技术,将产量提升30%以上。短短几年,鱼河湾村的高粱种植从1300亩扩展至3000亩,村民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合作社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曹宏忠用行动兑现承诺,让荒山变良田,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循环经济:绿色农业新路径
产业升级永不止步。曹宏忠将目光投向传统酿酒业,创新打造“酒糟喂牛、秸秆饲用、粪肥还田”的循环模式。这一绿色链条不仅降低化肥使用,还让合作社的农产品贴上“健康环保”标签,成为市场新宠。
“生态就是财富!”在他的推动下,合作社带动30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破万元,曾经的黄土坡地焕发新生机。
农文旅融合:乡村产业新篇章
在“头雁”项目学习中,曹宏忠走访周至县广济村电商产业园后深受启发。他计划将鱼河湾村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高粱田变景观带、酿酒坊成体验馆、农耕文化融入旅游线……通过“线上订单+线下体验”模式,让乡村产业“活”起来。
“乡村振兴需要‘雁阵’合力!”他积极联动各地“头雁”学员,共享资源、共谋发展,誓要让“头雁精神”照亮更多村庄。
学习与成长:从田间到工厂的蜕变
在参观陕西金沙河面业时,现代化生产流程让曹宏忠深感震撼:从恒温晾晒车间到智能包装线,每一环节都诠释着“品质至上”。他感慨道:“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更是对土地的敬畏与责任。”
他将所见所学带回村庄,决心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让鱼河湾的杂粮、高粱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振翅领航
曹宏忠的故事,是千万乡村振兴奋斗者的缩影。他用实干点燃希望,用创新改写命运,更用“头雁”担当带领村民飞向共同富裕的蓝天。(供稿:榆阳区大河塔镇)
责编:谷可
编辑: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