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无华消百病 瑶池仙草坠凡尘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约前340-前278)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1592966338860527.jpg

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民间习俗的记载。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宋·周紫芝《竹坡词·永遇乐·五日》云:"艾虎钗头,菖蒲酒裹,旧约浑无据"。艾酒,即浸艾的酒。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二—艾叶酒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艾糕,即加艾制成的糕饼。《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直至今天,这些习俗在我国部分地区仍较流行。

2.jpg

艾叶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小觑。每100g野艾嫩茎叶含胡萝卜素5.28mg、B族维生素0.33mg、维生素C11mg。艾叶风干后含蛋白质25.85%、脂肪2.59%、矿物质10.13%。

民间也有利用艾制造出不少食疗食补之品:艾草可做艾糕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和药膳。从养生的角度来说,鲜嫩的艾叶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常用食疗食补方法如母鸡艾叶汤、艾叶煎鸡蛋、艾叶生姜水、艾叶红糖水、艾叶茶、艾叶粥、艾叶菜团、艾叶粽子、艾叶绿豆饼等。

360截图20200624103828102.jpg

艾叶是菊科植物艾草的干燥叶,春、夏两季叶盛花未开时采摘其叶,晒干或阴干后被用于入药。《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因其功效之多,也被称为“医草”。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痔疮。除了最开始的防治瘟疫,艾灸等用途,现在人们多数用艾叶来泡脚,可温肺,祛寒、除湿、通经络,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还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艾叶对湿疹也有着不错的作用,除此之外,艾叶还可调月经、治疗不孕症、各类炎症、面瘫、以及杀菌作用。

特别注意:艾叶的使用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中医传统认为,是药三分毒。艾叶在《中国药典》中记载有小毒,现代研究表明其毒性成分主要是所含的樟脑、芳樟醇、侧柏酮等成分,这些成分有挥发性,在艾叶的加工、煎煮过程中会挥发掉。所以在使用艾叶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制作艾叶食品时一定要把艾叶放入滚开的水中燀一下以除味,二是应该对症使用,使用时应在专业中医或中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1]梅全喜.艾叶的研究与应用.第3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一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余冠英注译.诗经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唐·孟诜,张鼎撰等辑.食疗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是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咸阳市首批临床药师学员培训基地,现有专职临床药师9人(硕士研究生4名),7人获得国家临床药师资格证,4人获得国家临床药师师资带教资格证,目前在抗感染、呼吸、内分泌、心血管、消化、重症医学科等多个领域开展药学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MDT、进行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负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评价及上报,以学术讲座、编撰药学通讯及药学科普等形式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定期进行重点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全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等药事服务工作,并负责全国抗菌药物监测网、国家合理用药监测网数据整理上报,以患者为中心,努力为临床医生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用药困惑,为患者加强用药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

(责任编辑:杜鹏飞/刘忻)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政企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政企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9-87551069

邮箱: sxzhengqi@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